燃情“汉超”开门红!武工院以绿茵为媒,绘就区校共建新图景

文章来源:官网 更新时间:2025-08-16 23:51

  本网讯(通讯员 郭生鼎 徐娅妮)随着裁判终场哨声吹响,2:1,江夏区代表队揭幕战战胜经开区拿下比赛,迎来2025武汉城市足球超级联赛(简称“汉超”)开门红。

  从7月开始,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足球场上,蝉鸣与呼喊交织,一群身着蓝色训练服的队员正追逐着足球来回奔跑。汉超将正式点燃战火,而这支江夏区代表队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作为官方训练基地,也终于迎来了首战与经开区队的重磅对决。作为武汉市规模最大、关注度最高的业余足球联赛,本届汉超以“全民参与、活力武汉”为主题,吸引了全市16支城区队伍和8支高校队伍参赛。而江夏区代表队整装待发,斗志昂扬,厉兵秣马,枕戈待旦,他们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为备战基地,以一场“区校共建”的深度实践,为赛事注入别样的教育温度。

 

一、从“场地支持”到“体系赋能”:高校成足球人才成长沃土

  “选择武工院作为江夏区代表队的训练基地,绝非偶然。”江夏区足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作为江夏区高等教育的核心阵地,不仅拥有标准11人制足球场、体能训练中心等专业设施,更提供了人才保障——学校体育系开设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体育教育专业,足球课程覆盖全校公共体育教学,近年来已培养出多名具备专业素养的体育教育工作者。

  为护航球队备战,武工院自今年7月起启动了“汉超江夏保障计划”:一方面,对校园足球场进行全方位管理保障,完善场地配备专业草坪、灯光系统及配套训练设施,可满足高强度赛事训练需求;另一方面,学校专业足球教练和学生组成的场外指导和后勤服务,为队员训练备战提供支持保障。

二、体教融合“破圈”:足球从“兴趣”到“文化”的校园渗透

  “以前总觉得足球是‘课外活动’,现在才明白,它教会我们团队协作与永不言弃。”武工院足球代表队队员吴亦琛是球队后勤保障志愿者,全程参与了训练基地的筹备工作。更值得关注的是,武工院正在足球训练和比赛中探索“足球+专业”的跨学科融合模式:艺术与传媒学院为球队设计专属视觉形象,制作训练纪实短视频;经济管理学院则将球队运营模式纳入“体育产业管理”案例库。“我们希望以足球为纽带,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体教融合’的深层内涵——不仅是强健体魄,更是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创新能力。”武工院足球代表队教练柳成老师表示。

三、汉超首战告捷:高校助力下的“江夏足球名片”

  随着汉超揭幕江夏区力克经开区拿下首胜,更加凸显了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作为训练基地提供保障的有效性。在赛前训练中记者看到,队员们正针对首战对手经开区队的特点,反复演练快速反击与防守反击战术。“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赢,更要展现江夏足球的精神面貌。”“每次训练结束,看着校园里‘助力汉超,为江夏而战’的标语,就觉得浑身充满力量。”参训人员如是说。

  对于武工院而言,护航汉超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场比赛。“我们希望通过支持区代表队参赛,推动‘高校-区域-赛事’三方联动,为武汉建设‘足球之城’贡献高校智慧。”未来学校希望与江夏区联动推动开展更多校园足球赛事、足球文化节等活动,让足球真正成为连接教育、体育与城市文化的桥梁。

  当江夏区代表队身披战袍登场时,他们脚下的每一寸草皮都凝结着武工院人的助力,每一次奔跑都将传递着体教融合的活力。而这,或许正是汉超赛事最动人的注脚——足球不仅是竞技,更是一座城市教育与体育共生共荣的生动实践。

 

来源:人文学院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8/17 09:5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