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电子电气类专科国际实验班|智电融合・创新驱动・育国际电子电气人才

文章来源:官网 更新时间:2025-08-08 21:21

  01培养目标

  立足全球化电子电气产业需求,培养掌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核心领域前沿技术,融合电子设计、信息处理、电气控制等多学科知识,能解决电子信息系统开发、电气自动化设备设计、智能电网运维等理论及实际问题的国际化人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方向需具备嵌入式系统开发、通信技术应用能力;电气自动化技术方向需精通电气控制、电力电子及自动化生产线集成技术,能参与新能源电气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等创新项目,提升工程实践与跨域创新能力。

  02培养特色

  01国际化专业内容

  核心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嵌入式系统开发、电气控制与 PLC、电力电子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电路设计与制板等,聚焦电子信息与电气自动化融合领域技术。

  创新项目:参与 “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大赛” 等学科竞赛,结合电子信息产品开发、智能电气设备研发等项目,培养解决复杂电子电气工程问题的能力。

  国际竞赛参与:组织学生参与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竞赛”“全球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结合国际先进电子技术与电气自动化课程所学,培养符合国际电子电气标准的应用型人才。

  跨文化体验:通过短期访学/夏令营赴合作院校参加课程研修、文化体验;举办“国际文化月”学生展示不同国家的科技与文化融合项目;开设跨文化沟通课程(如国际商务礼仪、非语言沟通技巧),及对目标国家的社会文化、科技产业政策、教育体系研究课程等。

  02国际化培养模式

  小班制教学:每班配备学业导师和电子 / 电气行业工程师作为专业导师,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教学质量。

  课程体系国际化:整合国际化培养课程,嵌入外语培训,融入国际化电子电气教育体系。

  考核方式多样化:结合专业特点,采用电子信息系统项目设计、电气自动化案例分析、国际竞赛成果等多元化考核方式。

  03国际化师资队伍

  教授团队:由校内资深教授组成专业教学团队,具备丰富的电子企业、电力行业实践经验和科研背景。国际导师团队:邀请国际知名电子电气学者、具备海外留学背景的专业导师参与指导,协助学生申请海外深造并撰写推荐信。

  03国际人才培养工程

  01以赛促学,以赛强能

  将竞赛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 “解决复杂电子电气工程问题” 为目标,通过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竞赛(ICRA)” 等赛事,深化理论学习,提升团队协作与技术迭代能力。竞赛获奖成果可认定为创新学分,或作为保研、评优依据。

  (国际实验班学子在比赛、校园活动、职业技能中取得的证书)

  02校企协同,工学一体

  与企业共建 “智能电子电气实训基地”,开设定制课程,系统讲授竞赛规则与核心技术,助力学生将理论转化为产业实践能力。

  学院领导及骨干教师参加第八届中部(湖北)行业产学研训合作峰会

  03师资力量

  赵大兴,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机械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湖北省教学名师。湖北省科技厅创新群体负责人,湖北省“双创战略团队”负责人,获湖北省“双百人才计划”。2023年被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估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评定各学科中国高贡献学者,智能输送技术与装备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机械工程领域机械设计、检测与控制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重点或重大科研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5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 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3项,研究出多套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出版专著2部。

  杨明玲,教授,机械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任教以来,曾4次被评为校级年度优秀教师,6次被评为年度优秀个人,并获得师德师风标兵、三八红旗手等荣誉。近年来主持省教育规划课题1项,主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1项,参与省级、校级教研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文章2篇,发表教、科研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公开出版教材1部,参编校内教材2部,2次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主持获得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项,主持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主持获得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项。

  陈荣,副教授,主讲《电路设计与制板》、《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DSP技术及应用》等课程。主持湖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 1 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1 项;出版专著 1 本,参编教材 4 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 2 篇被 EI 收录。指导学生参与蓝桥杯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获得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 4项,三等奖9项。

  朱逢园,副教授,武汉大学硕士,电路与系统专业,研究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主要承担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实习实训等专业课教学与研究工作,累计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EI检索2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十多项。

  邓华,副教授,于2010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学位,从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十余年,期间参与湖北省科技厅科学研究类计划项目面上项目“湖北省车联网物理层通信与交通发展对策研究”、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CDIO-OBE工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再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B5G的车联网快时变信道特性研究”、湖北省科技厅科学研究类计划指导性项目““双碳”战略下的通信网络节能关键技术研究”等多项省级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Research on variable speed limit of highway main line based 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5G Signal Coverage Analysis in Port Container Stacking Scenario》(EI检索)等。

  来源:机械与工程学院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8/08 21:2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