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会计类国际实验班 | 环球财智·数聚未来 ·育国际商业菁英

文章来源:官网 更新时间:2025-07-25 20:46

  一、培养目标

  金融与会计类国际实验班,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金融与会计人才。该实验班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金融与会计教育,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强大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通过“学科竞赛+产教融合+社会实践+背景提升”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构建国际化、应用型、创新型的育人体系。实验班特别注重学生的全球视野拓展、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提升、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的塑造,旨在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金融开放战略输送高素质金融与会计专业人才。

  二、国际人才培养工程

  01学科竞赛:以赛促学,锻造专业核心竞争力

  金融与会计类国际实验班的专业特色中,学科竞赛是核心培养环节之一,旨在通过实战化、国际化的竞赛平台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思维和全球竞争力。学生入学后即制定“竞赛阶梯计划”,分阶段挑战不同层级赛事,最大化提升个人履历的稀缺性价值。国际实验班重点组织学生参与全球权威赛事,把国内和国际赛事结合,覆盖全球商业精英挑战赛—会计案例分析比赛、“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东方财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挑战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CFA协会投资分析竞赛等顶级赛事。学科竞赛不仅强化学生财务建模、跨境合规、金融量化分析等硬技能,更培养跨文化谈判、危机决策等全球化商业思维与高阶软实力。95%以上获奖学生的竞赛经历已成为海外名校申请的特色亮点。

  02产教融合:校企协同,构建实战化育人生态

  金融与会计类国际实验班依托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和智能会计产业学院,搭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无缝衔接的学习环境。本专业与长江证券、国金证券、国信证券、交通银行、新道科技等多家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开展校企共建课程《智能财务实训》《财务大数据分析实训》《证券投资模拟实训》《投资理财规划实训》等,将行业前沿知识与实际案例融入教学。项目式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身参与企业真实项目,既提升团队协作与解决问题能力,也提前适应职场环境。

  胡晓峰院长带队到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走访调研

  财会系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智能会计》课程

  中京国瑞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高级审计经理吴迪来校开展《审计实训》校企共建示范课程授课活动

  财会系与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训课程

  03社会实践:知行合一,培育社会责任感与领导力

  金融与会计类国际实验班将社会实践作为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学生走进社区,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为居民讲解投资理财技巧与金融风险防范;开展“大手牵小手,传承金融文化”支教活动,将财经知识带入中小学课堂,培养社会责任感;深入企业开展财务调研,了解真实的财务管理模式与应用情况;参与跨文化交流与国际实习项目,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积累全球职业背书。

  国际实验班学生走进国金证券武汉营业部参观学习

  国际实验班学生走进国信证券投资者教育中心参观学习

  04背景提升:多维赋能,打造国际化精英人才

  国际实验班围绕“高端化、全球化、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闭环式成长体系。通过小班化教学,实现因材施教;从本科到硕士阶段的课程体系与国际接轨,夯实学生专业根基;多元化考核方式灵活评估综合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发展潜力。

  在教学资源配置上,国际实验班汇聚教授、海归硕士、雅思指导教师及外籍教师,组建高水平国际化师资团队。配备专属多功能学习空间,营造沉浸式学习氛围。同时,定期邀请海外文体团体来校演出、国际政企大咖举办沙龙讲座,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与人文素养。

  此外,国际实验班依托联合国人口基金UPower计划等国际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全球公益行动。通过“学业导师+成长导师”的双导师制,全程陪伴学生完成学术发展、能力提升与升硕规划。毕业生面向全球金融与会计领域发展,具备深厚学术基础、跨文化沟通能力与职业竞争力。

  通过“竞赛锤炼专业力、产教融合实战力、社会实践领导力、背景提升国际力”的闭环式培养路径,国际实验班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学术深度与行业洞察力的全球化金融英才,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金融开放战略。

  "世界课堂,青年领袖"国际文化节-国际"星"荐官风采大赛

  "世界课堂,青年领袖"国际文化节-知音号"探索武汉"之旅

  国际实验班开班-菁英养成

  “我与书记院长面对面”——国际实验班学生座谈会

  三、师资队伍

  洪丽君,中共党员,经济系主任,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教师。15年来,她坚持默默奉献在教学一线,坚持“立德树人”,始终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己任,用专业和耐心教育每一个学生。她坚持学以致用、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同时带领教师团队做好学科专业建设。她师德高尚、无私奉献,深受师生们喜爱。曾获得学校年度“优秀个人”、十五周年“先进个人”、校“三八红旗手”、“师德师风标兵”等多项成果奖项。

  叶舜,中共党员,副教授,曾获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十佳青年教师、教学名师等荣誉。省级教学团队“创新创业和职业素养教学团队”核心成员,讲授的创新创业能力课程获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教师讲课比赛第一名。倡导并践行“学生主导,教师辅导”的教学理念,提出以项目为主线的架构式教学方法和沉浸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活化教室”和“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她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带领团队打造的《管理学》课程获批校级线上线上一流课程,获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同时也是1+X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培训讲师、1+X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培训师。近五年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省级以上奖项奖30余项,多次获优秀指导教师。主持参与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课题2项,主持参与省级以上课题5项,主编教材2部,发表论文10余篇。

  李艳,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湖北省一流课程《中级财务会计》负责人。主讲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企业会计综合仿真实训等多门课程,在国家核心期刊及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编参编教材多部,带领学生参加各类会计专业竞赛均获得优异成绩,讲课思路清晰,亲切和蔼,深受学生喜爱。

  李菲,教授,长期从事财会理论教学与研究,主讲《财务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工作期间表现优秀,曾获得先进个人称号,多次代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会计类大赛分获全国一等奖和省级奖项,指导会计毕业论文多次获省级优秀毕业论文。主持和参与多项省级课题,在北大中文核心刊物、国际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5部。

  唐烨,1978年4月生,中共党员,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教师。她深耘教育18年,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或参与教学研究项目十余项,主编或参编教材七部。她倡导知识要活学活用,也是志愿服务精神的践行者,坚持利用闲暇时间担任文博志愿工作。连续三年担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课主讲老师,将红色教育课堂建在每位学生心间。曾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李芝兰,1979年1月生,福州市人,副教授,高级跨境电子商务师,高级电商数据分析师,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技术创新大赛技术委员。主要授课和研究跨境电商理论与实践、电商数据分析与运用、短视频与直播电商等相关领域。曾获优秀教师和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发表各类论文、教材、专著十余篇,其中核心论文6篇,独著1部,主编教材1部。主持湖北省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跨境电子商务实训。主持及参与校级及省级课题十余项,其中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主持的“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中创新与创业教学方法研究”获得2022年校级教学成果奖。曾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国赛二等奖和一等奖。

  李媛媛,中共党员,副教授,曾获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优秀课件评选二等奖、线上优秀教学团队等荣誉。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探索基于AI技术与HI引导融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断创新课程思政融合路径,主讲课程《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获批校级数智课程、校级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课程,多次开展公开教学示范课。注重双师能力培养,获物流师、1+X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培训师、工业和信息化部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培训证书。近五年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1项、省级奖项3项,多次获优秀指导教师。主持参与省级以上课题8项,编写教材4部,著作1部,发表论文近10篇。

  殷菲菲,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副教授,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 15年,教育部国内一般访问学者,首届校级青年教学名师,双师型教师,京师(武汉)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多地仲裁员,参与处理重大诉讼与非诉讼业务,主编多部教材,主持或参与多个省级项目。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7/25 21: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