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01
培养目标
计算机类国际实验班以“AI赋能未来,数据驱动创新”为理念,依托成果导向教育(OBE),构建“专业精英培养 + 英语能力提升”的双驱动培养体系。国际实验班融合人工智能、计算机与科学技术、大数据等核心课程,注重技术深度与实践能力协同提升,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跨文化沟通与全球适应能力。通过精细化培养,学生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创新能力与国际视野,能够胜任系统设计、软件研发、项目管理等领域的工作,成长为面向未来的“技术领导者”。
PART.02
培养特色
双轨联动,国际资源助力培养
依托国际化课程体系、多元化师资队伍及海外实践平台,构建沉浸式国际教育环境。着力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跨文化沟通技巧与国际规则适应能力。
国际名师开展全球化大讲堂
产教融合,实战项目赋能成长
以 “教室 - 实验室 - 企业” 三位一体体系为核心,将企业真实场景与前沿技术融入教学。通过共建 AI 实验室、引入智慧城市等产业课题,让学生参与了解飞桨 AI 开发、文心大模型研发等实战项目;武汉烽火研学等活动则打通理论与实践的边界,实现 “学用同步”,培养既懂技术又通产业的应用型人才。
双语并重,培养方案接轨国际
构建“英语能力 + 国际素养”双轮驱动体系,通过专业雅思课程夯实语言基础,定制培养方案对接国际标准。引入双语专业课程与外教沉浸式教学,提升跨文化适应力与全球胜任力。同时,支持学生个性化选课,培育具备语言优势、自我驱动力的国际化数字人才。
国际实验班同学参加百度飞浆研学主题实践
因材施教,小班教学全程护航
实行“小班精英化”教学模式,配备专属教学团队与学业导师,全程护航学生的专业成长。灵活的选修机制,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与发展方向,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培养。助力学生从专业精进走向全球发展,量身定制属于每位学子的成长蓝图。
PART.03
国际人才培养工程
国际视野拓格局:学术交流链接世界
以 “全球思维” 为导向,搭建多元国际平台。联合国人口基金 UPower 计划、全球公益研学等活动培育社会责任感;国内外大咖讲座、AIGC 未来营等学术活动传递前沿理念;国际实验班依托产学研资源,推动学生从技术应用向国际视野进阶,实现 “从校园到世界” 的能力跨越。
国际实验班同学参访劳斯莱斯工厂
国际实验班同学参加英国公益组织义卖
文化交融育情怀:科技人文共绘新篇
当算法遇上多元文明,催生出独特的文化育人场景。国际文化节以 “青年领袖” 为内核,国际文化月聚焦 “科技 + 人文” 融合,从舌尖的异国风味到代码构建的跨文化桥梁,让学生在文化碰撞中理解 “多样即璀璨”;足球邀请赛、艺术晚会等活动则以情感为纽带,深化国际理解与协作精神。
学院国际文化节开幕式
国际实验班同学参加国际青年足球赛
实践创新强内核:赛事研学双向赋能
以 “学术素养 + 实践能力” 为目标,构建多层次成长路径。学科竞赛、产学研项目让学生在编程开发、课题研究中提升专业硬实力;咖啡品鉴、陶艺工作坊等特色课程则平衡技术与人文,培养创造力;创新论坛与竞赛指导形成闭环,助力学生将技能转化为竞争力。
师资力量
蔡之华,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演化算法、高光谱图像处理方面的科研工作,曾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导师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等科研项目20多项,是首批国家一流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设的负责人,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三等奖各一次,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次、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多篇。
童恒建,博士,教授。主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一项,主编教材一部,副主编教材三部。曾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主持横向项目10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
宋军,博士,教授,国家注册信息安全工程师(CISE)。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互联网安全、地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安全、地理空间信息安全、密码学及其应用”。
黎丽,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形理论与应用、复杂网络等。近几年,相继主持并参与了多项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国际SCI学术论文4篇,国内核心学术论文1篇,完成学术著作1部,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多项省级、国家级奖项,多次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刘艳,教授,现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主持参与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主编教材5本,其中《C语言程序设计》入选了湖北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推荐名单。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多项。
陈宇,副教授。200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4年进入本校担任专职教师至今,主要教授计算机专业课程,如Java语言,Android开发技术,软件设计模式等。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