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学子影像作品亮相《武汉发布》,定格江城独家记忆

文章来源:官网 更新时间:2025-07-13 19:05

  近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系依托基于城市记忆的影像建构与传播虚拟教研室,开展“城市影像创拍”教学实践活动,交出亮丽答卷。学生团队深入武汉“两江四岸”核心景观带、同兴里、黎黄陂路及华中国际车展现场,以镜头为笔、光影为墨,挖掘城市记忆。目前,相关成果已在武汉发布(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账号)、今日头条、大武汉客户端等平台发布,让武汉故事进一步传播,成为产教融合赋能城市文化传承的生动案例。

  2025年5月至6月,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联合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开展深度外拍教学实践,启动“城市影像创拍”活动。此次活动由微影星火数字传媒产业学院支持,大学生们深入城市角落,用镜头聚焦武汉城市影像。

  2025年5月28日下午,艺传学院广播电视系基于城市记忆的影像建构与传播虚拟教研室举办的“城市记忆影像节创作沙龙:光影织城—城市影像创作的多维探索”论坛在图书馆五区报告厅精彩举行,在微影星火数字传媒产业学院的大力支持下,邀请了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武汉发布》城市摄影队记者陈亮、中国独立摄影师王翮、索尼中国签约摄影讲师曾松三位专家,为广播电视系全体学生带来一场关于“城市影像创作”的知识盛宴。

  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沈祥胜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广播电视系基于城市记忆的影像建构与传播虚拟教研室近期与长江日报开展的车展及城市地标创拍等产教融合实践活动成果,并强调影像记录对于留存城市记忆、培养实战人才的重要意义。随后,沈祥胜为三位专家颁发聘书,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关系。

  沙龙分享环节,王翮老师以“记忆的重量”切入,阐述影像记录对个体与城市的意义,结合作品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陈亮老师从影像创作功能、城市融合、为时代留痕三方面深入分享,鼓励创作者打造时代IP;曾松老师以从业经历强调记忆是精神纽带,展示对比案例呼吁影像传承城市记忆。

  沙龙的第二部分聚焦实践成果检验与能力提升。参与前期产教融合实践车展与城市地标拍摄的骨干学生团队作品成为现场焦点。三位老师从主题立意、技术手法、叙事逻辑等多维度对学生作品进行针对性点评和专业指导,让学生清晰认识作品优缺点,指明精进技艺方向。

  沙龙的第三部分聚焦理论结合实践。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们进行“现场实践拍摄”亲自动手运用光影语言即时创作,在实践中体会用镜头捕捉瞬间、构建叙事、“编织”动人城市故事,深化对影像创作的理解。

 

  同时,广播电视系师生也将镜头聚焦于武汉“两江四岸”核心景观带,和表演系老师、模特一起展开深度外拍教学实践,携手长江日报开展“城市影像创拍”系列活动。在校内外教师联合指导下,学生在同兴里、黎黄陂路及华中国际车展中,以“理论+实践”双视角挖掘城市记忆。教师团队分层次传授视觉叙事逻辑与动态抓拍技法,引导学生提炼武汉独有的精神符号。

  此次活动是虚拟教研室整合校内外优势、深化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为师生搭建了高规格的学习与展示平台。从光影交织的理论探索,到深入街巷的实地创拍,再到多平台的成果传播,广播电视系学子正以手中的镜头,自觉承担起留存城市温度、传承历史文脉、描绘时代精神图谱的使命,为武汉这座英雄之城留下生动而永恒的影像注脚。未来,学院将持续强化学生拍摄创作实践,依托“武汉发布”等平台展示学生作品,以影像为媒介讲好武汉故事,推动“产教融合”与“城市传播”双向赋能,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成果。

  《桥》城市摄影队大学生小分队艾敬卓摄《童言无忌》城市摄影队大学生小分队韩博摄

  来源:艺术与传媒学院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7/13 19: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