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田婧霓)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从“青年听”走向“青年说”,武汉工程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校团委于今年4月联合主办了“青春筑梦新征程 思政领航强国路”为主题的第四届“求是杯”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大赛。大赛涵盖了“红色主播说”大学生导游讲解大赛、“‘青’听两会 聚焦热点”两会观察活动大赛、“跨越百年,我说马克思主义行”短视频大赛、“传红色经典·奏时代新章”风采展示大赛以及“青春逐梦 力行担当——我们都是追梦人”微视频大赛五大主题。经过为期一个多月的作品征集、指导、初赛以及复赛,各赛事决赛于5月7日下午展开激烈角逐,获奖队伍名单出炉。
青春视角回顾红色经典 娓娓道来勾勒峥嵘岁月
聚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承办的“红色主播说”大学生导游讲解大赛:参赛选手紧扣“红色主播说”主题,化身红色讲解员,引领观众“云游”红色场馆。讲解时,他们或娓娓道来或激情澎湃,巧妙融入历史照片与音乐元素,从回溯“湖北军民抗战博物馆”的烽火岁月到讲述“江汉关博物馆”背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从透过“向警予烈士陵园”回望记忆中的巾帼英雄到探访“中共五大会址”重温光辉峥嵘,学子们共同打造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
青春洞察聚焦两会热点 多元表达剖析时代问题
聆听新思想概论教研室承办的“‘青’听两会 聚焦热点”两会观察活动:参赛学子以扎实的调研和创新的表达深度诠释两会精神,展现新时代青年学子“家国关切”与“专业智慧”的深度融合,围绕 “乡村振兴与社会治理”“文化传承与创新”“青年发展与人才培养”“绿色发展与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中国式现代化” 等热点话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提出众多兼具创新性与实操性的解决方案,以青春之声精准传达两会精神。
青春影像记录探索足迹 时代星火辉映百年真理
沉浸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承办的“跨越百年,我说马克思主义行”短视频大赛:视频故事中,学子们时而穿越过时光长河,以影像为笔,化身百年前的思想巨擘,以精湛的演绎复刻伟人的传奇经历,让深邃思想在鲜活故事中焕发新生;时而以马克思主义为镜,将课堂中的所思所学融入日常遭遇的矛盾中,让抽象理论在具体实践中绽放鲜活生命力。在这场以青春为底色的实践探索中,参赛学子以饱满的热情,生动表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与实践伟力。
青春之声讲述信仰之路 三维脉络交织出动人篇章
观摩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承办的“传红色经典·奏时代新章”风采展示大赛:学子们以朗诵、解读毛泽东诗词,重现 “恰同学少年” 的革命豪情,感悟伟人对家国命运的思考;用影像记录家乡变迁,乡村从土坯房到新农村、城市从百废待兴到科技腾飞的跨越,见证党领导下的建设成就;或化身历史主角,通过对重大事件的重演,雕琢细节呈现党的关键抉择,也激励自身在传承红色基因的道路上践行时代赋予的使命与担当。
青春逐梦笃志理想初心 知行合一践行修德弘法
走近“青春逐梦 力行担当——我们都是追梦人”微视频大赛:主创团队依次亮相,以多元视角与细腻镜头展开讲述。有的小组记录校园晨曦与深夜自习室的灯火,诠释当代青年在人生新阶段对梦想的坚守;有的小组用温情叙事和思辨的角度凸显中国精神的传承脉络;有的小组捕捉社会热点,通过情景模拟探讨道德与法治素养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路径……参赛学子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青春注脚,传递当代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践行与追求。
在学生们的精彩展示后,专家评委们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理论深度、创意表达、后期制作等多个维度为入围决赛的作品进行综合评定,评出相应的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结合此前复赛产生的三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四届“求是杯”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大赛共产生特等奖10队、一等奖16队、二等奖24队、三等奖83队。
此次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大赛深度践行立体化教学理念,突破传统课堂单一讲授框架,形成“理论学习—实践创作—成果呈现—多元评价”的多维教学体系,让思政学习从抽象理论转化为具象实践,切实提升了思政教育的深度、广度与温度,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同时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精神风貌。
据悉,本届大赛最终的实践教学优秀成果汇报暨颁奖典礼将在本月末举行,届时从复赛、决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团队将再度齐聚,全方位展示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深度探索与创新成果。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