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一场承载着历史文化与校地合作愿景的文化盛宴在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拉开帷幕。由武汉市江夏区文化和旅游局、江汉关博物馆、江夏区区校合作发展促进中心与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联合主办,江夏区博物馆、学校乡村振兴学院、长江国际公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承办的“江夏文物与詹天佑专题图片展”,在学校图书馆二楼展厅正式开幕。本次活动以“传承历史文脉 共筑校地合作新篇章”为主题,吸引了校内师生、专家学者及文化爱好者数百人齐聚一堂,共同领略江夏千年历史文化底蕴与中国近代铁路先驱詹天佑的卓越风采。
江夏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赵敏、文化科科长胡敏,江汉关博物馆馆长单宏均,江夏区区校合作发展促进中心合作科副科长何亮,江夏区博物馆馆长程超,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校长储祖旺,党委常委、党政办公室主任刘美中,校团委书记张瑾,人文学院院长吴亚林,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沈祥胜,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阎占定、副院长高莉,乡村振兴学院副院长赵宝玲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活动由学校科研处处长、乡村振兴学院副院长甘巍主持。
开幕式上,储祖旺向在场嘉宾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他强调,此次展览意义非凡,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校地合作的重要成果。他表示,希望以此次展览为契机,通过文化资源共享,推动高校与地方在历史教育、科研创新、志愿服务等多领域实现深度融合,开启校地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随后,专业讲解员引领众人深入了解本次图片展的丰富内容。此次展览主题精心划分为两大板块。“江夏记忆”文物精选板块,展出20余件珍贵文物,时间跨度从青铜时期直至明清时期,涵盖青铜器、瓷器、金银器等多个品类。青铜编钟、东晋青瓷砚台、宋代青白瓷斗笠碗、元代窑狮钮盖罐、明代青花香炉等文物,搭配数字化展示技术,再现了江夏作为“楚天首县”绵延千年的文脉传承,让观众仿若穿梭于历史长河之中。
“中国人的光荣——詹天佑专题”板块同样亮点纷呈。历史照片、手稿、工程图纸等珍贵资料,全方位展现了詹天佑从留学报国到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辉煌人生历程,着重呈现了他在武汉主持粤汉铁路建设时的突出贡献。现场设置的京张铁路“人字形线路”模型和武汉长江大桥早期设计图,更让观众得以直观感受詹天佑非凡的创新精神与伟大智慧。
展览期间,“江夏文物与詹天佑专题图片展”暨合作座谈会同步举行。座谈会上,赵敏希望通过此次展览,激发青年学子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让江夏文物真正“活起来、走出去”,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单宏均则强调,要以此次展览为平台,大力弘扬和传承詹天佑先生的爱国情怀,让这份精神财富激励更多青年学子。程超期盼以本次活动为良好开端,进一步强化与学校在志愿服务、学生实习实训、文化创意设计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与会的学院院长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纷纷分享了各自单位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典型案例与宝贵经验。经过深入交流与探讨,各方在大思政课建设、学生志愿服务和实习实训、文化创意设计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为未来校地合作指明了清晰方向。
此次江夏文物与詹天佑专题图片展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文化视觉盛宴,更为校地合作搭建了坚实桥梁。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校地合作必将结出累累硕果,推动文化传承与区域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来源:发展规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