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青年积极参加各项创新赛事,展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4月2日下午,我校在一号教学楼215教室举办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动员大会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中南民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潘泽江教授作主题讲座。学校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王加青,党委副书记、校长助理唐军国,党委常委、校长助理胡晶晶出席会议,各学院、各处室负责人,师生代表参加会议。本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莉主持。
王加青作动员讲话。他表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落实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培养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面对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要充分发挥青年在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领域的创新潜能,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针对大赛筹备工作,他要求,一是要强化责任担当,要求各学院成立专项工作组,建立考核机制,将大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二是要构建全员参与格局,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宣传、专业教师深度指导、跨学科资源整合,提升项目质量与竞争力;三是要打造资源协同生态,整合校内外师资、企业、科研机构及校友资源,形成“专业指导+社会支持”的创新保障体系。他强调,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鼓励师生立足本土特色,开发兼具创新性、实用性和市场价值的优质项目。最后,他呼吁全体师生以本次大赛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凝聚智慧力量,力争在大赛中展现学校风采、实现突破性成果,为国家创新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
动员大会结束后,潘泽江教授以“参赛要事解读和备赛策略”为主题,从大赛目标、意义、报名流程、赛道设置与参赛要求、大赛17个重大变化,以及相关获奖案例等多个方面介绍赛事。此外,他还重点讲解了新工科类项目、新医科类项目、新农科类项目、新文科类项目、“人工智能+”项目这五个高教主赛道。
他指出,产品命题需联系商业模式,并以今日头条、滴滴出行等为例,强调商业模式画布可帮助创业者规划项目。他表示,设计创业规划书也是创新创业的一大重点,它是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和发展战略的书面描述,要立足“9要素”及BP的结构(2H6W),撰写时应根据项目类型突出重点,针对各板块的不同要求进行设计,如:封面命名要精简明了、通俗易懂、亮点突出,执行摘要需描述业务概念、市场规模等。针对这些要求,他提出选题建议,帮助选手解锁新颖选题。
交流环节,现场师生围绕赛道选择、答辩方法、专业项目推荐等多个方面积极提问,潘泽江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建议选手将项目具体化、专业化,并结合往年获奖作品总结答辩经验,突出项目特色亮点。
胡晶晶作总结讲话。她表示,本次动员大会和主题讲座旨在推动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她提出三个关键要点: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赛事统筹,将创新大赛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工作落地见效;二是精心组织,广泛动员,提前规划、深入研究比赛规律,推动赛事有序开展;三是凝聚资源,健全体系,各部门协同合作,发挥学科优势,选拔优秀项目团队,助力学生成长。她强调,各学院要把大赛作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将人才培养机制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打造高质量参赛项目。最后,她鼓励全体选手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备赛,在大赛中绽放光彩。
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深度促进了我校师生对赛事的全面认知,为后续的备赛征程铺设了坚实的基石。未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将持续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力度,为学子们提供更优质的支持和指导,助力选手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来源: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