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教研室教师陈宇在武汉诚迈科技有限公司挂职
通讯员陈易芳报道:在高校转型发展大背景下,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开展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尝试并付诸了实践,其中一个很重要举措就是让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和实践锻炼,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此,我校计算机教研室教师陈宇从3月到8月在武汉诚迈科技有限公司挂职工作,成效显著。
据陈宇介绍,武汉诚迈科技有限公司是我校校企合作单位,公司非常重视这次教师的挂职锻炼,专门指派技术人员作为导师具体指导,专门定制了挂职锻炼的方案,即半年时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培训。本阶段的培训主要是重点熟悉并掌握Android应用软件开发需要的理论知识点,相关的理论课程包括Java程序设计、JavaEE高级程序设计、设计模式、数据库、Android软件开发等。本阶段的培训方式主要是自学,把每个知识点了解清楚,并练习相应的小实例,然后把知识点总结和实例代码写入每日个人总结,传给指导工程师,第二天上午开学习检查会的时候对前一天掌握的知识点进行简单描述。第二阶段,开发指定项目。本阶段主要是开发指定的小型综合项目,熟悉Android应用软件开发的过程,在实践中熟练掌握第一阶段各项知识点,了解软件查错和维护的方法。本阶段是对第一阶段的小结,通过一个指定案例来进行前期知识的检测,先进行软件需求分析,制定APP交互模型、数据模型,然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不同模块的代码。第三阶段,参与广东移动项目。本阶段主要了解了一个Android应用软件开发的过程:首先与客户讨论软件需求、整理软件开发需求文档,按照需求对软件进行概要设计,再分工对软件进行详细设计,最后进行调试和维护。开发过程中项目组成员每天进行晨会,叙述每日工作计划和工作安排,每周提交周报,介绍本周工作内容、完成情况及工作难点。
![]()
陈宇在认真编写程序
经过半年的锻炼,陈宇认为收获很多。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她明白了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教师首先必须是学生的“师傅”,不仅仅需要具备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当好学生的“师傅”;其次企业管理方式对教学的指导,如公司规定每天早上一上班先写今天需要做什么,下午下班前须汇报今天完成情况,有什么困难,技术人员每周集中集中解决技术难题等,公司的管理方式可以借鉴到教学上,采用项目式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最后,系统化的学习Android应用软件开发需要的理论知识点,相关的理论课程包括Java程序设计、JavaEE高级程序设计、设计模式、数据库、Android软件开发等,并且经过项目的锻炼,能够独立完成具有基本功能的Android应用软件。
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张友纯表示,计算机学科在发展,学校在转型,社会的人才需求在变化,学生在进步,我们青年教师也应用从以前的被动转变到现在的主动学习主动进步,更新原有的专业知识结构,强化实践技能,才能培养出不被社会发展淘汰的新型应用技术型计算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