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能耽误你五分钟么?”17日,在华中师范大学的校园里,我校很多学生手拿问卷,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拦着经过的路人,要求配合完成问卷,还请求合影。一开始很多同学被误解为广告推销,交流得知是我校14级人力资源一、二班的专业学生正在完成人际沟通与公众表达课的课外实战部分。
人力资源专业学生在华师做问卷调查
特殊的课堂要求
本学期第一次课后,我校非专业能力课程组的各位老师给所在班级的学生布置了一份作业,要求大家以团队为单位去设计一份调查问卷,问卷的主题和内容不限,至少有10道选择题和2道问答题,并在第三次课之前交由老师审核。审核通过的小组将跟任课教师约定时间,到任课教师指定的学校完成5份有效问卷,还必须获取陌生人的联系方式,并拍图为证。全部的周期不超过一个月。
现在学生很多反感街头接受问卷,更反感透露个人信息,我们恰恰是想挑战同学们自己就觉得不可能的事情。课程组的这个安排还想看看学生有没有把课堂知识转化,出现问题也好及时反馈。楚商学院人际沟通与公众表达教师张美华告诉记者。该校2000多名学生必须严格按照课程规则走向校外。
各小组汇总问卷结果
要求下发以后,学生众说不一。“锻炼口才与胆量是一件长久的事情,偶尔的一次两次应该不会有太大的作用。”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王周同学表示怀疑。外国语学院的李秉书对此事表示了期待,内向腼腆他认为自己独自是没有胆量去完成这项任务的,但这次机会让我跟大伙一起,还有老师陪同,我相信会有所改变。”8成学生对这种新奇的课程模式产生这期待。
实践路上挫折多
“原来觉得人际沟通与表达课没什么用,到了真正实践的时候才觉得‘学到用时方恨少’”,在武汉纺织大学校园,经管学院学生秦哲杰在联系搭讪6人失败后发出感叹。“我进校园看见同学就兴冲冲的跑上去,结果……”同班的吴芳芳也后悔自己没有准备充分就开口的突兀。
找到外国朋友交流
“有没有表示出你的诚意,开头前一定要调整自己的仪态,面带微笑、态度诚恳……”带队教师赶紧给学生打气提醒。
“填问卷的时候尽量多问几句,深入的聊找和自己的共同性,或者表明来意一般会同意的。在选择人群的时候也要注意观察,根据对方面部状态考虑要不要选择这个人做沟通。一小时不到顺利完成五分有效问卷杜紫阳赶紧分享心得。
分享总结课程收获
据课程组介绍,目前全校大二年级本学期开设了《人际沟通与公众表达》课程的学生均走出校外完成此项实战演练。“开始以为简单,后来受挫后不愿意再次尝试,幸好是一次集体活动,不仅让我锻炼了口才与胆量,还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团队的凝聚力,以及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很有意思。”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学生杜雅丽告诉记者。
楚商学院老师张美华告诉记者,人际沟通与公众表达课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应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人际沟通的技能。调查问卷只是一个手段,在让陌生人填问卷的过程中,希望学生能够运用到平常在课上学到的人际沟通的知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文:张雨馨 王曼妮 图:张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