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很多学长学姐都在我们公司工作,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行列。”上周,武汉亿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来我校招聘,人事部经理胡卫平积极鼓励大家到公司实习工作。胡卫平告诉记者,武汉亿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机电学院的校企合作单位之一,多名机电学子在公司任职。
胡秀是我校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2012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科学生,2014年起在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实习,今年7月毕业后留任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并进入该公司核心保密部门。像她一样的机电学生还有很多,截至目前,机电学院已经在订单班就业的和正在订单班中学习的人数有180多人。
其中2015届毕业生中有46人在订单班就业,2016届毕业生中已有142人参加了订单班和“3﹢1”形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约占该学院2016届毕业生总人数比例为25%。
学生在高德红外实习
走出去 实践中提高技能
从2014年下半年以来,机电学院先后与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武汉诚迈科技、武汉亿力电子、湖北六合天轮机械、武汉宏海科技股份、精伦电子股份、南京嘉环科技、盛帆电子股份等8家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和“3﹢1”等形式的校企合作。
机电学院与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武汉诚迈科技、武汉亿力电子等企业深度合作,实现联合培养。企业参与制定教学方案,开设专题讲座,植入企业文化,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满足学生企业岗位技能培训的要求,选拔合格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根据综合考核聘用合适的学生为正式员工,形成专题讲座+在校专业课学习+企业实习+正式入职的"订单式培养"模式。
学生在企业实习
根据专业与企业的特点,机电学院积极开展共建“3﹢1”合作模式。即学生在校集中学习三年,在对应的企业综合实习一年,前三年有效地保证了学校常规教育教学内容的开展,最后一年学生通过面试进入企业实习。借助企业的实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参加技能鉴定获得相应技能资格证书,为今后的就业争取更多的竞争筹码。
大四一年出去实习是否会影响校内的课程?机电学院院长张友纯告诉记者:“为了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学院推行学分置换的规定,即在企业的相关课程取得的学分可以与相近课程学分进行置换,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课程报告的方式获得学分,学生出去实习可以不必担心。”
引进来 校内体验企业氛围
2014年,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完成设备调试,交付使用。学校引进武汉艾威圣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以全新的形式实现校企合作。工程训练中心一方面作为公司的生产车间,完成生产任务,另一方面作为实训基地,完成实训教学任务,实现学生与现代生产过程及先进设备零距离接触,真正实现了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够在企业实习锻炼。
学校与精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
而在校内的专业教学中,按照“3+1”的培养流程,均由企业按照岗位特点提出培养要求,并提供教学内容和相关资料,由教师将这些内容融入到相关课程的教学中。
或由企业派技术骨干到学校来开设讲座,将岗位工作要求、员工素质要求、企业文化、企业理念教授给学生,实现学生与企业、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大三学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张帅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在学校里就接触到了企业的一些知识,更早的接触到企业,等到了大四的时候去企业实习就不会担心无法适应了。”
校内工厂学生们顶岗实习
除此之外,从2015年上半年以来,机电学院已安排多名专业教师下企业参与生产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教学服务。同时聘请少量的企业技术骨干担任教学任务,形成了专兼结构合理的“双师型”素质的优秀教学团队。企业人员和教师同时将专业知识带进校园带给学生,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之前就具备了足够的知识。
就业好 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2015年,机电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1%,其中地理信息系统、测绘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就业率达到100%,学院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认可。
机电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生中有两个订单班,高德红外班和亿力电子班,分别有55人和26人参加了这两个企业的定制培养和顶岗实习,最后分别有34人和16人在培养单位就业,薪资水平较刚参加工作的人员有大幅提高,有的还当上了班组长,成为企业骨干。该学院分团委书记姚宏岗老师告诉记者。
经过“3+1”和“订单班”培养,毕业生就业工资水平也得到较大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到高薪企业月薪6000以上就业有24人。
实习实训基地(中铁科工)签约仪式
学院先后出台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规定”和“订单班学生管理办法”,鼓励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在2015届毕业生中,有200左右的学生到实习实训基地顶岗实习,有74人合作单位就业。
机电学院院长张友纯向记者介绍说:“目前订单班、‘3+1’等模式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企业对我们培养的学生也很满意,未来学院还会继续扩大校企合作的规模;根据新修订的培养方案,到2017年机电学院将全面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到时将会有更多的学生成为校企共同培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同时张友纯也建议,广大学子要摆正心态,认真实习工作,从基层做起,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文:张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