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转型成效】以应用型转型为契机 学校积极探索科研兴校之路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5-11-17 10:49

近日,从湖北省教育厅传来了好消息,在省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课题中,人事处郝一双老师《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进程中教师发展现状和培养途径研究》等3项课题获批为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

 

2004年到2010年我院共有省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项,2010年到2013年省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总数迅速的增长到48项。20142015年两年间省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总数已经达到 30 项。成倍翻升的不只是量的追赶,更有质的飞跃。

 

2014年,学校在建校十周年之际,正式揭牌更名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工程”二字以学院专业构成为依据,“科技”二字则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一致。更名以来,随着学校转型步伐的加快,学校再次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鼓励教职工以应用技术型转型为契机,进一步在面向地方、面向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实际等方面寻突破,一年多以来,成效明显。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申报省级课题,没想到就获批了立项,也许是因为我申请的课题比较‘接地气’”珠宝与设计学院院长助理杨程中老师笑着对记者说。20145月,杨程中参加了学校对口支援西藏那曲地区职业教育工作,在西藏环境最艰苦的那曲地区,杨程中深深感受到了当地教育的落后。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他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选题,申请了《西藏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研究及实践以那曲地区职业技术学校为例》立项,目前已经获得了审批。

 

每个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都要求结合自己擅长的学科领域进行科研立项。据科研处姚伶俐老师介绍,近三年来,我校科研方面的成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结题12项,每年科研立项的数目都在增长。学校科研项目不仅在数量上逐年增加,质量也在逐步提升。近三年来我校已获省级以上科研奖5项,其中3项科技进步奖,1项自然科学奖,1项高等学校教育成果奖。

 

“科研要结合学校转型发展的要求,转化为实际成果。我们要通过参与科研立项提升自己的水平,然后把学到的东西带给学生,也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地工学院土木教研室主任李净红对记者说道。2014年李净红参与了《城市垃圾填埋矿山采空区技术可行性研究》项目,除此以外,李净红结合自身实践的经历,编写了《石油地质学实习指导书》,将自己学到的实践知识教授给学生。

 

李净红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学校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和支持加强了不少,无论是从政策上还是经费上学校都积极鼓励我们进行科研,我们教研室也争取一年获批一个科研项目。”有了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越来越多的教师投入到了科研项目当中。

 

如何将大学英语改革与科研立项结合起来?外国语学院教师吴海燕结合自身的工作申报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这一课题。推行英语慕课、大二之后进行专业英语教育、编写通用职场英语教材、开拓英语第二课堂,吴海燕与大英教研室的教师们将科研立项的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转化为了实际的工作成果,使科研立项与学校转型紧密相联。

 

从科研项目的立项获批到顺利结题并获得各种类型的奖励,从理论性研究转化为以应用型转型为契机寻求适合当前学校民办教育发展和实际工作效果的研究,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在科研兴校的道路上稳步迈进。(文/张雨馨)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6/17 1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