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在教一楼的某一间教室里,你都能看到杨环,身材娇小,但腰板挺直,或是捧着一本英文书,或是面向窗外,大声地念着英语。杨环一直以来都有早起的习惯,没课的时候,她也会找一间教室练习口语。“口语这种东西,一旦放下,就会产生生疏感,必须得天天坚持。”
教室、寝室、图书馆三点一线
“在国家奖学金最终获奖的8人中,我觉得自己是最平凡的一个,我只是每天在做自己想做和应该做的事情。”杨环有点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在杨环不大的背包内,确是塞满了书本。杨环笑着说:“临近考试,大家都在抓紧时间复习,我也不能例外,尽管我认为平时的学习效果更重要一些。”
“国际与贸易专业对英语的要求特别高,在我们这里,英语四、六级是基础必备,口语流利是正常要求。”杨环告诉记者,每周的口语课基本就是“口语秀”的时间,几个同学自发组织,排演一个任意主题的情景剧,然后在课堂上表演出来。“我们做过咖啡厅、街道、小区、校园等各种主题的情景剧,尽管用英语表达的并不是很顺畅。”
每天七点准时起床,晚上赶在宿舍阿姨锁门的前一秒踏进宿舍楼。从大二下学期开始,连续一年,杨环都只在教室、寝室、口语培训班之间来回奔波。“用室友的话说,每天只能在教室的前两排看到我的身影。”杨环认为,“我只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作为学习达人,杨环的学习秘诀极其简单——认真、坚持,不受旁人影响。从大一到大二上学期,除了课堂和兼职,剩余的时间杨环基本都泡在图书馆。“大一的时候,我并没有花费过多的时间在专业课上,在图书馆我所看过的每一本书,只要对我有帮助那就够了。”
不为某一目的去做一件事
“不为了某一种目的而去做一件事”是杨环始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她看来,考英语四、六级证书,是因为需要掌握这一种能力,证书只是证明已经掌握了这门考试所具有的技能。“不去为了获得荣誉而获得荣誉是我给自己的忠告,喜欢就去做,过程中尽力,结果怎样都不后悔。”杨环说道。
“参加‘三下乡’活动,那是与志同道合的人之间关于一群小朋友的故事,是一段艰辛而难忘的回忆,而不只是自己有这方面社会经验的佐证。”提起“三下乡”,杨环的脸上浮现出幸福的表情。从一个月的筹备和集训,到待在贵州赤水的25天,杨环内心的幸福战胜了身体上的不适应。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我要不断努力,在学好课内知识的同时,也需扩充课外知识,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更加努力才行。”杨环建议正在奋斗的学弟学妹们多把书本和实践相结合:“实践出真知,持之以恒,只要坚持就会有成功的希望。”(文/学通社记者李凤英、余睿 值班编辑/夏青 图/学通社记者范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