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机电学院——学科竞赛搭平台 校企合作促改革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6-01-05 20:50

2015年是学校转型发展的攻坚之年,机电学院在校董事会、党委、行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积极探索应用人才培养的途径,对外开展校企合作,对内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落实“双创”规划,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今天记者邀请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张友纯教授为大家叙说机电人2015年的奋斗成果。

张友纯院长做总结讲话.jpg 

记者:张院长您好,机电学院在2015年取得了很多成绩,请张院长介绍一下学院的工作亮点?

 

张友纯:机电学院2015年的成绩第一是转型发展,校企合作。第二是巩固学院现有的平台建设。机电学院目前承担并建设四个省级平台,包括信息与通讯工程学科建设平台、地理信息系统战略型新兴支柱产业建设平台、地理信息系统综合试点改革转移平台、地理信息系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平台。2015年新申报了信息与通讯工程楚天学者岗位人才建设平台。第三是教师的教学与科学研究。2015年,学院承担了6项科学研究(其中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24篇;承担校级以上科研项目25项,以此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第四是落实“双创”规划,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通过成立课外科技小组,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学生科研内容包括电子信息、软件设计等方面;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2015年我院学生在第十届“挑战杯”大学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获湖北省二等奖。我校“创新杯”大学生课余科研立项结题评审答辩会中,机电学院选送3份作品包揽了前三名。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包括电子大赛、“篮桥杯”、GE全国竞赛;有35人获全国性奖励,55人省级获奖励。

 

记者:转型发展是学校2015年度的重点工作,各单位都做出了努力和探索,请您请就转型发展的探索及成效做一些简单介绍 ?

 

张友纯:在转型工作中,机电学院积极探索应用人才培养的途径,对外开展校企合作,对内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具体有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学院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2015年巩固加深与高德红外、亿力电子等6家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又与南京嘉环、盛帆电子等6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项目合作、学生实习、教职工挂职等形式,巩固校企合作关系,全方位开展合作。加强实习学生管理,及时与实习学生进行沟通,解决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企业中安心实习,从而获得企业更高的信任。

 

二是推行订单班教育和“三加一”教育模式。通过实习实训,派遣学生到企业中顶岗实习(2015年上半年,有70名2011级学生被分送到合作企业实习)。2015年开设亿力电子和高德红外两个“订单班”,分别有34名和16名学生被送到这两家企业实习。有200多名2012级学生在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实现学生与岗位对接,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

 

三是学院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2015年上半年,选派3名教师进入合作企业中挂职锻炼;暑假期间,另增派7名教师深入企业挂职;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加教师对行业和企业的了解。

 

记者:2016年,机电学院的整体规划是什么?

 

张友纯:2016年机电学院将继续深入推进转型发展,采取“三加一”教学模式,加大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开展实验室的改造和扩建工作, 2016年将建设4个校内实验室。引进优秀教师和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6/17 10: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