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学子携“亲情账单”回家找父母“算账”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6-01-08 14:59

 17是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学生寒假第一天,从出生到现在已经花费父母多少钱的消息刷爆了武工院2015级学生的朋友圈。我校3000余名学生带着寒假作业“亲情账单”回家跟父母“算账”。

亲情.png 

学校要求学生在假期期间和父母一起计算出从自己出生起,到完成学业,父母在其身上投资的所有费用总和。为了帮助大家把这份“养育账单”算得清楚,算得准确,账单项目设计得非常详尽,从“03岁”、“幼儿园”、“小学”直到“大学”,从生活费、交通费、学费到零用钱、娱乐费用等,几乎各个阶段所有涉及的物质费用项目均被列出,甚至妈妈怀孕期间的检查费、生产费、上小学的择校费等也都涵盖在内。

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大一学生鲁宇博家住杭州,回家需坐近五个小时的高铁。昨日下午,他带着行李踏上了归程的列车。上车落座后,他便拿出账单开始计算。择校费、学费、培训费、生活费……当他将数字一个个加起来后,惊讶地发现短短19年父母竟为自己投资了50万余元。他告诉记者:“我从上中学开始便有记账的习惯,一直自以为还算节俭,没想到爸爸妈妈在我身上的隐形开销完全超出了我预料。”他还说:“想到父母为让我能上重点高中,贷款购买了昂贵的学区房,可我学习却没有再努力一些,感觉自己太自私了!”火车到站时,小鲁已是满脸泪水,他对自己说:“这个假期我要对父母好一些、再好一些,虽然我暂时无法回报他们的恩情,但也想尽力让他们收获一份慰藉。”

“我已经花了30万,我快100万了。” 校大学生通讯社的新生群炸开了锅,国际贸易专业的余睿表示,抛开面上的数字,其实父母对我们的付出不仅局限在金钱上,人格的培养、思想的教育等等,都是无法偿还的“帐”。测绘专业的周一鸣则告诉记者,他要求父母一起算账,父母却表示这笔账出自于爱,无需算更无须偿还。他说:“尽管父母不要求我‘还债’,但我以后一定要尽我所能,让父母过上富足的生活。”

据学工处副处长罗新兰介绍,此项“亲情账单”系学校综合素质教育中的感恩教育实践部分,除了算算感恩账,还必须做一件感恩的事,返校后还将召开主题班会分享感恩。我校从2014级学生起要求每位大一学生在第一学期末寒假中完成这一项实践。(/宣、学通社记者杨乐)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6/17 11: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