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冯院长您好,外语学院在2015年取得了很多成绩,请冯院长介绍一下学院的工作亮点?
冯光华:2015年外国语学院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新常态。从学生的职业和专业技能发展需求出发,开创新型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就业及创业竞争力。本年度共有252人参赛获奖,其中包括“第六届华中地区中英文辩论赛”、“第六届武汉法语戏剧节”、湖北省“第二十一届外语翻译大赛”、“第八届博恺杯英文风采大赛”、2015年CCTV“希望之星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比赛,其中15项获国家级奖项,168人获省级奖项,3人获武汉级奖项,66人获校级奖项。
大学英语课程着重结合专业知识。2015年下半年,学院从学生所学专业英文出发,编撰专业相应课程大纲和教材。田娟老师在地工学院实施测绘英语教学,收效颇好。
大学生创业。2015年8月,学院组织成立学生创业团队,以互联网+为根基,架设语联网服务模式,更快更准地实现文字翻译和转换服务。目前已接收包括字幕翻译制作和宣传翻译在内的项目,总收入达两万余元。
教学科研。2015年度,学院共有38名教师在省级以上期刊共发表论文71篇。其中CSSCI期刊发表2篇,中国人文核心期刊6篇,有2篇被EI检索论,有51篇论文发表在省级期刊上;编著或参编19部教材;29位老师参与校级、集团级、省级及国家级科研及教研项目。其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由外语学院老师为项目第一主持人。
记者:转型发展是学校2015年度的重点工作,各单位都做出了努力和探索,请您就转型发展的探索及成效做一些简单介绍 ?
冯光华:校企合作,建立双师型教师团队。目前英语专业已努力开拓了7个校外实习基地、1个校内实习基地。现有20%教师与企业签订挂职锻炼培训合同,于2015年7月生效。学院采取校企进校,校企对接的形式,实现学生就业一条龙服务。学院与武汉劳务外派有限公司、武汉市江夏区外派劳务服务中心、魔耳国际英语企业合作,通过企业推荐航空学院6名大二学生被卡塔尔航空公司录取。实践教学也为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助了一臂之力。2015年外语学院有近40人考上了国内外名校的研究生。
鼓励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产教融合,在应用型领域中着重发展,授课内容贴近企业需求。教师自编《地工英语》《珠宝英语》《经管英语》等6本教材。
记者:2016年,外语学院的整体规划是什么?
冯光华:教务改革,督促教师集体编写教案,教研部严格把关;加强与班主任和辅导员的联系,全方位重视学生的课堂反馈;积极组织教师申报教改课题,促进学生学习。浓郁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外学习机会,扩大学生竞赛规模,力争更多学生在国内外竞赛平台上获奖。
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巩固已有项目企业关系,拓展合作企业数量,完善学生输送机制实习管理办法。在2015年96%以上的毕业生就业率基础上,确保2016年的毕业生就业率再创新高,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