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校级三好学生、国家优秀志愿者以及学习标兵,冉艳萍向记者娓娓道来自己的那些故事。
学长团 不是你想的那么轻松
暑假时期的学长团,恐怕是最辛苦的时候。早早就来到学校的冉艳萍在办公室打着电话,那一刻,她的身份是学长团中的一员,“因为参加了学长团,所以暑假的时候就要比别人早到,参加新生接待的任务当中来。”
当冉艳萍回忆学长团初期工作时说道:“起初是在办公室打电话,每天从早到晚打个不停,其实工作量大这点还好,主要是一些学生家长的不理解,有的时候家长会发脾气,但是这些还是得忍受去解释。”
一开始冉艳萍身为一名学生对于陌生人的不理解乃至责骂也很委屈,但是她说:“能够在入学前就和学弟学妹们联系,取得他们的信任,感觉当时的不理解都烟消云散了。”
在学弟学妹军训时期,有时候有些学生为了偷懒乘机溜掉,她都需要站在烈日下“看住”这些同学,再次体验一把当初军训的感觉,“虽然在军训的时候我们没有学弟学妹那么辛苦,但是到了晚上去查寝还是花费了自己很大的精力。”
在这种高强度的压力下,冉艳萍不但没有放弃,并且拿出更多的休息时间投入到学习和学长团中。最终她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也得到学弟学妹的认可和赞同。
志愿者 做多了真的会上瘾
冉艳萍还有一个身份——珠宝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前会长,武铁春运新一届志愿者的培训工作也让她费尽心思。回忆起自己大一时参加武铁春运的时候,冉艳萍说:“大一的时候还是可以寒假住校,所以我就晚上住在学校白天前往武昌火车站。”
早上六点半就要起床赶往武昌火车站,一天的辛劳晚上赶回学校之后就只剩下那些卖宵夜的个别店家了。因为没有吃的,所以冉艳萍只好从家里带来一些应急食品,才能避免回来晚了饿肚子。
一做就是两年,到了第三年冉艳萍不得不放弃春运志愿者,“今年恐怕是不行了,还是要注重自己的学业,但是真的还是很想去。志愿者最有意思的不是你做时的辛劳,也不是你做完之后的回忆,而是在你过去许久有一天回忆起来当时的那份感动。”
除了武铁春运志愿者,冉艳萍还参加了很多其他的志愿者活动,回忆起来也是满满的幸福,有的也有些许伤感。志愿者的分别往往是痛苦的,但是冉艳萍说道:“做志愿者的时候很充实也很满足于为他人服务的那种感觉,满足了自己也帮助了他人。做志愿者,做多了真的会上瘾!”(文/学通社记者陈嘉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