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速写】创业基础课 成功创业的开端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6-04-07 16:50

课程内容:创业基础课程

时间:201639

地点:1102教室

上课班级:2014级土木工(程建筑方向)本科一、二班

授课老师:张美华

 

课前15分钟的预备铃打响,教室里已经满满当当坐好了前来听课的同学,又一次精彩的课堂即将开始。

 

image001_副本.jpg 

 

课前5分钟,教室门外一连串清脆有力的高跟鞋声自远而近,伴着教室门口一路走来的问好声,张老师走上讲台。课堂习惯,张老师总会提前来到教室,交代助教当堂课的任务,检查课件。留余的时间,她常常会倚着讲台,给前排的同学解答一些课堂上的疑问。

 

张老师的课堂一如她的课件一般,条理清晰,逻辑分明,内容丰富,简单明了。依张老师的话说就是,“课堂是学生与老师的,而非我一个人的独角戏”。她可以根据课件上罗列的理论要点,结合近期发生的各种职场案例,将全班分小组进行模拟商战演练,让我们更加真实的感受到商业战争在纤细的神经思维上的跳动。

 

上一次课程结束时,张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两项作业:观看电视剧《亮剑》的第一集,分析李云龙的人物形象,罗列李云龙成功的领导独立团的原因;观看慕课《成功创业教育》(李震东版)第一、二章《综合素质》和《伟大梦想》,进行小组讨论,总结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或团队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

 

“各位,上课铃已经响过,我们开始上课,上节课我给你们的作业,观看《亮剑》和慕课。现在,哪一个小组先来分享你们的成果。”课堂开始,张老师便直奔主题,鼓励我们讨论结果拿出来分享,而她自己则在教室中间的空座位上坐下。第一小组的邓锦涛手里拿着一张写满字的稿纸首先站上讲台,“《亮剑》突出的战争氛围给我的感觉特别强烈,主角李云龙表现出了八路军战士敢闯敢拼的精神,同时,他作为独立团的团长,在作战时常常另辟蹊径,不因外部条件而局限自己的思维,以奇胜敌。”邓锦涛的发言引起了台下引燃了课堂的氛围,随即,我们小组的张宇抢先站上讲台,“我们小组认为李云龙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创业者,他了解团队里的每一个人,知人善任,让每一个人的优势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好的,关于《亮剑》这部曾经风靡中国的战争大剧,大家都在经过小组讨论之后都有了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接下来进行慕课学习的成果展示。”张老师打手势终止了仍在激烈讨论的同学,并说明坐在台下的同学要注意及时就台上同学的的发言进行提问。

 

新一轮的发言即将开始,第三小组的张诚就抢先其他同学站到了讲台上。张诚的发言主要针对的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进行的解答,他提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必须具备毅力、拼搏、人脉、信服力以及足够的创业资金。”张诚认为,毅力和拼搏是一个创业者所应该具备的硬件,人脉、信服力和资金都是通过学习和改进的软件,只有硬件和软件的搭配,才能成为真正的创业者。张诚的一步抢先,促使其他的小组在他的发言基础上另辟观点。“综合能力强”、“具有包容心”、“慧眼的伯乐”、“明确的目标”、“职能的定位”等关键词在同学们深思熟虑、仔细斟酌之后一个接一个的被提出来。

 

课堂上的热情高涨的气氛在张老师示意同学们“安静”时迅速降温,“经过整整一节课的讨论,现在,大家应该对‘创业者’、‘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有了新的认识。创业,创造的是业务,同时创造的也是人本身。”方便同学们记忆,张老师特意强调了5P原理:定位 (place)目标(purpose)人员(people)计划 (plan)职权 (power)

 

“一场头脑风暴和一股永不放弃的冲劲可以创造财富”,课堂即将结束,张老师将这句话送给我们。

 

下课铃声响起,我们激动的情绪才稍稍平缓,思绪却仍在飞快地运转。(文/学通社记者李凤英)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6/17 10: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