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小雨
地点:一教303
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老师:王宗廷
初见王宗廷教授是在新生开堂第一课的讲座上,站着做完了一个多小时的新生演讲,那一次我知道他已到了致事之年。再次在思修课的教室里看到教授的身影,才有机会继续听他的“致事之言”。
注重细节
王宗廷教授每节课前,总会提前30分钟来到教室,整理讲台,播放课件,当所有的课前准备妥当之后,教授就会走到教室里第一排靠门的位置上坐下,笑着迎接进入教室的学生。有时,教授还会离座走到早到的同学面前,弯腰俯身,亲切地解答课堂上的遗留问题。
教授讲课时,总是将身板挺得笔直,声音洪亮,中气十足,期间也不曾倚靠,他用过的教室,黑板总会擦的十分干净,讲台上的粉笔被轻轻地规整到一起,关门关灯后离去。
教授的课后作业,常常是一篇字数不多的课题感想,他要求同学们将姓名、学号和班级标注在作业的末尾,由学习委员按学号顺序整理清楚后再送到他的办公桌上。教授认为,“从一开始就清晰放置,能够为老师后期的装订和作业完成情况的录入提供极大的便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
教授在哪,书架就在哪
王宗廷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政法学院,长期以来,他的论证在武汉各大出版社、杂志报刊都曾刊登过,教授喜爱学习,常常将梅贻琦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蔡元培的“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学之府”“大学者研究好深学问者也”等人的箴言挂在嘴边,但教授却也学之认为与思,就像他认为“山高人为峰”的下一句是“人高脑为峰,脑高道为峰”这样。而教授在向我们解读明心湖名字的来历,认为“明心”是出自佛教语中的“明心见性”,指率真的表达心性,而孔子也强调“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教授告诉记者:“良师是一种文化的支撑者、缔造者、拓展者。老师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他也谦虚地表示,一个人的知识越多,未知的东西也越多。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也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教授总爱将这句话放在嘴边,然而拥有一个好的身体,却是教授自我勉励的根本。教授的身体健朗,慢跑晨练不在话下,他告诉学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对当代人来说渐渐地成为考核优势,活得久,才会活得更精彩”。
教授在课堂上说,人生的路很长,但是人要踏踏实实地前进,一点一滴地积累。学习是从具象到类象再到抽象的过程,不断的集合知识是最好的选择;放松、放纵、放弃是一个可怕的过程,不满足现状才是最良好的状态。
上过教授两节课,见过他三次,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亮点,教授始终保持一种向往的心态,认真地做着每一件事情。(文/邹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