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底当如雨 润物细无声
记者 周琰 学通社记者 李凤英
见到范晶晶老师之前,记者从她的同事徐玥那里得到这样一句话形容她的话,“温文尔雅,教学很认真,偶尔很可爱。”
范晶晶于2005年入职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一直担任艺术与传媒学院的专职教师,曾教授素描、色彩、速写、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基础课程,现担任园林景观设计、室内设计、软装设计等课程的主要教学。范晶晶在熟悉和完善自身教学的同时,不断与校外企业接触,现于武汉尚美饰家有限公司担任设计顾问。
过硬的手绘胜过华丽的设计
记者尝试在浏览器的搜索引擎中输入“教师范晶晶”,意外地找到范晶晶制作的关于《室内设计手绘表现》的教案,点击翻看,每一张课件都会搭配一张范晶晶自己的手绘,以不同的视觉和手绘图纸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手绘下的表现。
“打好手绘基础”是范晶晶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11年的教学经验和7年的项目积累,让范晶晶的手绘作品越来越精致。2013级毕业生冉艳萍回忆说,“范老师在课堂上,讲到即兴的时候,会在图纸上提笔就来,看到什么就画上什么,一根根线条就那么恰到好处的衔接,真的超级赞。”
最多的时候,范晶晶可以一上午画两幅A3纸大小的手绘,或景观风景或室内构造。“因为是亲自示范,所以老师的身边总是会围满了同学,人多的时候,老师为了照顾到每一个人,会画完一幅再画一幅。”2013级的毕业生玉柔向记者透露。
范晶晶深知,一个设计师的高质量手绘,可以做到远超于电脑软件的拷贝图上色,而判断一个设计师的实力如何,可以完全凭借手绘功力。因此,她对待学生的手绘也极其严苛,“如果老师发现谁的手绘出现了问题就会让他马上修改,如果实在严重的,老师会要求重新开始,一直到画好为止。”玉柔说道。
挂职企业走在市场前沿
2005年,范晶晶开始以教师的身份第一次站上讲台;2009年,她出任武汉光环映像艺术设计有限公司设计顾问,了解和参与三维动画及摄影制作的效果图设计;2013年,转任以软装设计为主的武汉尚美饰家有限公司设计顾问,参与公司的项目设计。
自从走上双师型教师之路,范晶晶就在教师与设计师这两个角色间不断转换,累并享受着。除了课程安排,范晶晶利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市场的设计需求,以设计师的身份为企业的投资项目讲标,“如何完美地展现项目设计图纸的魅力,就取决于设计师对于设计方案内涵的理解和诠释,是否符合取标公司的需求,并以ppt讲解的形式进行展现。”
“目前科技发展迅速,市场上设计应用类软件更新换代迅速,长期待在校园往往会使老师与市场脱轨,只有身处市场,才能更了解市场需求。”更好地了解新的设计工具,让学生更快地与市场融合,这也是范晶晶坚持对接企业的初衷。
课堂上的实时模拟
每学期,范晶晶会在课时进行到一半时,就给出该课程的结课作品题目,将全班学生分成6个小组,在剩下的课时里,以市场通行的设计进度为标准,要求学生进行不同阶段的成果汇报:设计构想、绘制草图、完整的效果图和整体设计,每次汇报必须由不同的小组成员担任,以便于每位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其中,有所收获。

“每一次的课堂汇报,就相当于一次公司的投标,我会站在取标方的角度去评判这一次汇报的效果。”作为设计师代表公司为项目讲标的经历让范晶晶清楚地知道,怎样才算是一次合格的讲标。在她看来,每一次负责进行汇报的学生都必须充分了解作品从构思、设计、绘图、选材到制作的完整过程,以合理美观的PPT搭配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进行讲演。
相比于讲标的练习,范晶晶同样注重于将学生培养成市场需求的人才。她的第一堂课,通常会模拟毕业面试的流程,让每一个学生轮流上台进行自我介绍,内容的设定大致包括星座,性格,喜好的颜色等等,对此,她解释道:“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性格和爱好往往侧面决定了一个人的审美,设计师更是如此。只有更了解学生,才能更多地挖掘到他们的才能。”范晶晶告诉记者,艺术类的学生毕业之后并不都会成为设计师,也有可能成为某设计品牌的销售经理,而多方面的才能开发和挖掘才是造就人才的方式。
严师出高徒,润物细无声,教师身份的范晶晶时常会将公司的项目细化后分给学生练笔,用公司的高标准来要求学生的手绘质量,培养学生的手绘灵感。
设计师和教师的双重职业,使范晶晶真正成为生产和输出的桥梁,了解市场需求,培养和构造符合标准的学生,她以此为动力,更加透彻地在学习和输出上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