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数字人智能体 “跨界” 思政,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新媒体文案课堂惊艳 “变身”

文章来源:官网 更新时间:2025-03-18 09:17

  中国教育在线讯 在数字化转型与教育革新深度融合的浪潮中,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了一场教学革命。3月11日,一节以“AI文案大师挑战赛”为载体的《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专业课惊艳亮相,教学团队通过“数字人授课+智能体创作+思政元素浸润”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为传统文科课堂注入了全新活力,取得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数字人 “授课”,开启理论学习新篇

  课堂上,虚拟数字人教师以逼真形象完成教学首秀。这位“AI讲师”,通过动态表情捕捉与智能语音合成技术,将新媒体文案创作的基础理论清晰地呈现给学生,使抽象概念变得生动可感。课程团队创新采用“人机接力”教学法:数字人完成基础理论输出后,课程负责人李媛媛立即以抖音、小红书、微博等热门平台的实战案例解析接力教学,通过用户画像数据对比,直观展现文案创作的场景化差异。这种高效的互动式学习方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理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智能体 “妙评”,激发创意创作活力

  在实战环节,教师团队自主研发的“文案陪练小助理”智能体惊艳亮相。学生输入“融合妇女节历史典故”“展现女性多元价值”等指令后,系统不仅生成多风格文案初稿,更能从文案结构、语言表达、创意亮点、知识点准确性等多个维度,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智能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我们不仅要理解理论,还要思考如何利用智能体的反馈来优化我们的文案,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学生胡佳铃在交作品前,借助智能体对作品进行多次修改,不断完善文案创作,“整个制作过程中,尤其是智能体给出的针对性建议,加深了我们对文案创作关键要素的理解。”“我们希望借助智能体的技术优势,让学生在轻松的创作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新媒体文案的结构和创作技巧。”课程负责人李媛媛老师说道。参与课堂创作的学生罗鑫斌兴奋地说:“以前觉得新媒体文案课程很枯燥,但通过这种方式,知识点变得更加有趣,甚至让我对文案创作有了更多的热情和想法!”

  课程融合 “巧思”:思政文化润心田

  在本次课堂实践中,妇女节主题文案创作不仅是一次新媒体文案写作的训练,更是一次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入。通过智能体辅助创作,学生们在文案中深刻体现了妇女节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展现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多元角色和重要贡献。学生们在创作中融入了妇女节的历史典故和传统文化元素,如引用古代女性的智慧故事或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李媛媛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致力于培养‘会思考的工具使用者’,而非‘工具替代者’。数智化矩阵的开发,要求学生通过‘基础理论学习-智能体初稿生成-教师深度指导-思政元素赋能’四阶流程完成文案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及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智能工具运用能力与跨文化传播素养,为行业输送兼具技术素养与人文情怀的复合型文案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正全力进行新媒体时代文科教育改革,陆续推出了系列数智化课程,如《管理学》“音乐”课、《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文案创作课”等,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之路。

  原文链接:https://hubei.eol.cn/hubgd/202503/t20250317_2658963.shtml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9 17: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