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平米的大小,银色的枝干肆意伸展,花枝向外卷曲,一株“铁树”静静地开花。昨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教室内,该校珠宝学院老师黄显慧带领2015级珠宝设计四班学生,进行基础构成之立体构成课程的第三部分——立体构成展示,脑洞大开的学生们巧妙利用结构让铁树肆意开花。
两周之前,黄显慧布置下一项课前作业,全班自由分成五组,选取生活中不同几样不同材质的物品,运用书本知识制作出具有形式美感的立体构成作品。材料的选取,形式感的丰富,蕴含的意义等三个方面作为这次课堂作业完成的标准。
昨日,记者在教室看到,历经脑洞风暴而成的各种作品一一亮相 ,有将纸巾经过揉搓粘贴堆积的梦幻婚纱作品的,有用凋零的枯木进行捆绑与重塑成飞鸟状的,还有将锡纸、铁丝组合模拟组合,利用雪糕棒和纸片、棉花粘合的各种作品。
赵英杰和组员们选择将铜丝抽卷成花开模样的铁树。并命名为《禁锢的自由》,赵英杰告诉记者:“将铁丝和鹅暖石等材料组合拼接成一棵树的形状,暗喻这是诺亚方舟中那只鸽子带回来的树枝,是生命的希望,而独特冰冷的材料影射了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作品,呼吁大家走出去,回归自然。”
“最初,我们采用铁丝制作花枝,事实上铁丝过硬,弯曲之后的美感大大缩水。老师建议我们用硬度较温和的铜丝。”组员孙婧博告诉记者,收集好铁丝,木棍以及鹅暖石等材料后,利用插花的原理将花枝嫁接到树身上,摆放鹅暖石,喷绘银漆,每一步都是一改再改,尤其是老师的指导以后银色枝干搭配红色黄色铜丝组成的花,美丽极了。
黄显慧告诉记者,“学校转型应用型大学之后,增加了实践课的比例,立体构成实践课就是希望同学们动手体验后,去理解色彩、结构、材料、形式感的正确组合,课程开设四周以来学生的参与度很高,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