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工程科技学院郭霖:创业教育重在过程 赢在未来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6-12-20 17:02

新华网1220日电 日前,由新华网主办的主题为“回归 智享 创赢”的第七届“大国教育之声”论坛活动在京举办。本次论坛聚焦回归教育本质的初心,关注各项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之成就,为“大国教育”聚慧发声。不同于往届活动,今年论坛由上午高峰论坛、下午教育盛宴两部分组成,首次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全天的教育华筵。

活动中,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校长助理郭霖接受了活动采访,以下是本次采访的精彩内容:

129412772_14822113121311n.jpg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校长助理郭霖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的办学情况?

郭霖: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前身是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创办于2004年。经过十多年的创新发展,学校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成果,比如获得了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下设10个院系,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艺术学院、珠宝学院、外语学院、航空学院、楚商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共有30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涵盖工、管、地、文、理、经六个学术门类,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

2014年学校成为“湖北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试点高校”,获批以来学校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各个方面加强产教融合融合,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近年来学校明确了国际化、高端化、差异化的发展战略,也将不断地去加强国际交流和创新发展,不断地在人才培养方面去进行更多的探索,目标把学校办成一个高品质的教育平台。

主持人:您能否介绍一下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新坐标?

郭霖:创业教育重在过程,赢在未来。创业教育并不是说让所有的学生去创业,或者说以创业是否成功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我觉得,创业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从思维模式到专业素养,以及实践能力各方面的全方位提升。这样的一些提升能够极大地提升就业质量。学校从2014年开始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比较多的创新,学校坚持“四育、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将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融为一体,多主体、多元化的育人方式,让学校、政府、企业、行业共同来培养人才。把创业教育全程化、全过程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

首先,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全校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成立了由王典洪校长挂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楚商学院专门负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

其次,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和人才培养体系融为一体,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构建了“创新创业技术教育全覆盖、创新创业技能教育有选择、创新创业的实习实训有平台”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间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把创新创业的一些必修课和选修课都融入了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教育过程中,采用互动式、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把翻转课堂用到了创新创业教育里面。另外学校也聘请了一支近200人的创新创业导师,指导我们大学生创业。同时在校内开设了大学生创业基地,学生可以免费入驻,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给他们提供一些配套的服务,在政策、法律上以及工商注册这一块,给学生提供一些支持。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先后获批成为“武汉市大学生创业社区”以及“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两项荣誉。

最后,学校一直都很重视创业工作,这两年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也涌现出了一些创业成功的典型。同时,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支持学生参加科研立项,支持学生申报科技专利,一些科技文化活动也得到了一定的进展。很多学生取得了大学生专利,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希望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中有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进来,让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其实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间,如果他发现自己暂时不太适合创业,也会了解创业的艰辛,未来就业的时候他更能够去换位思考,也就能够更好地去工作,首先成为一个很好的员工,然后未来当他条件准备成熟的时候,他也许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创业者。

链接:http://education.news.cn/2016-12/20/c_129412772.ht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8 15: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