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笑一笑!1、2、3,茄子!”
随着咔嚓的快门声,布满皱纹的笑脸在镜头里定格,一对年逾古稀的老人身穿喜服,笑容灿烂。
照片上的奶奶名叫汪胜秀,是五峰湾潭镇三台坡村的村民,一生都生活在大山深处,做梦也没想到,会有一群大学生远道而来,在家门口为她和老伴补拍结婚照。
为老人补拍结婚照的,是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今年暑期三下乡“圆梦计划”团队的13名大学生,6月26日至7月6日,他们在这里开展为期10天的“圆梦计划——为老人补拍一张婚纱照”志愿服务活动。6月26日早上6点,13名学生背着摄影器材、服装、化妆用品从汉口火车站出发,一路辗转到湾潭镇花了近12个小时,有同学已累得挪不动腿。
选择五峰湾潭镇,是团队队长欧阳逸泽的主意,21岁的欧阳逸泽是宜昌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大二学生,“当时我想,既然要拍,就到宜昌最偏远的地方去拍,为大山深处的老人带去一份惊喜。”
他们到达湾潭镇之前,经五峰团县委、湾潭镇党委宣传,镇上已有不少老人知道了这个消息,有老人在子女的鼓励下报了名,也有老人半信半疑。当天,老人们看到真的来了大学生,个个喜出望外。
接下来的十天里,湾潭镇很是热闹。九门村、三台坡村、红烈村、龙桥村……学生们一路走,一路为老人化妆、梳头、换喜服、拍照,和老人们聊家常,听老人们讲故事……
欧阳逸泽说,传统的喜服比婚纱更受老人欢迎,有的老人“不好意思”,在子女的陪伴下到现场后还不情愿,可换上喜服后,都笑得特别灿烂。
72岁的周云庭和汪胜秀是三台坡村第一对参加拍摄的夫妻,看着学生们忙碌的身影,汪胜秀感叹,“没想到年纪大了,也有机会学年轻人赶时髦。过去没这个条件,感谢这些学生们!”
记者了解到,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圆梦计划——为老人补拍一张婚纱照”项目2015年启动,从最初的15人发展到80余人,从一支团队发展到六支团队,足迹遍布武汉、孝感、恩施、黄冈、宜昌、重庆等地,为近三百组老人拍摄了15000多张婚纱照,举办了3场摄影展,记录汇编了500多位老人的“不老爱情”故事和文明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