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广播电视台】“圆梦计划”团队:为老人拍摄婚纱照定格夕阳幸福瞬间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23-10-28 14:13

在江夏区活跃着一支由大学师生自发组织的公益实践团队,多年来,队员们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们用光影圆老人婚纱梦,留住最美夕阳瞬间。


10月27日14点,记者来到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圆梦计划”团队的创作室,几名大学生正忙着整理暑期积累的素材、制作视频和汇编资料。团队创始人余进文是一名“80后”,当年爷爷的去世成为他筹划“圆梦”的开始。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圆梦计划”团队负责人余进文对记者说:“创建圆梦计划的初衷是因为我2010年的时候爷爷去世,家里没有一张像样的照片,后来就想着成立一个学生团队,去为更多的老人补拍婚纱照,同时这也是为了实践育人,把大思政的课充分的展现出来。”

2015年初,大学毕业留校担任辅导员的余进文牵头成立了“圆梦计划”团队,这个志愿项目从为老人拍摄婚纱照开始。此后每年寒暑假,队员们兵分多路,带着婚纱礼服、摄影器材长途跋涉,前往农村社区,义务为老年人免费上门服务,为老人进行化妆、拍摄、制作婚纱照摆台,免费赠送给老人,弥补他们年轻时的遗憾。

制作好视频后,团队成员们拿起相册资料送到离校较近的仇关士、刘素玲两位老人家中。仇关士年轻时在部队工作,常年和家人聚少离多,当时也没有条件拍摄婚纱照,“圆梦计划”团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为老人提供服务,当看到精美的照片时,老人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

市民仇关士对记者说:“非常的高兴、非常的激动,感谢孩子们的付出,感谢他们在百忙当中,给我们搞的视频、照的相片,非常好,圆了我们年轻时候的梦。”

仇关士老人仅仅是“圆梦计划”团队服务对象中的一员,团队自2015年开展活动以来,从最初的一支队伍发展到今年的13支队伍,吸纳全校590名志愿者参与服务,他们平均年龄19岁,总志愿服务超过100000个小时,记录的老人故事等文字素材超过100万字。


9年来,团队已在武汉、北京、景德镇、重庆、广西等全国13个省份、直辖市43个地区开展活动,受到社会广泛认可。截至2023年6月,团队已为2000多位老人拍摄了婚纱照和个人艺术照,圆了1000余对老龄夫妇的婚纱梦,共拍摄了近6万余张照片,举办了6场摄影展,记录汇编了近1500位老人的“不老爱情”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也获得成长和提高。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圆梦计划”团队分队长郑想对记者介绍说:“我们在服务老人的过程中,看到他们欣喜的笑容,我们也会非常感动,让我深刻了解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这些老人的一些观念,包括他们爱情观、婚姻观、以及人生观,会让我内心得到很大的净化,在这些老人身上我收获了比如勤俭持家、忠诚,在以后我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也会继续传承他们这种优良品德。”

团队自创立以来,荣获了全国优秀社会实践团队、第六届中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荆楚楷模、湖北省、武汉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等荣誉。他们的举动也受到服务对象,以及国内外相关人士的点赞,纷纷鼓励大学生们将有意义的事情坚持到底。


余进文介绍说:“为了丰富活动的内容,我们从去年开始,做了一个“5+X”的项目,项目涉及到乡村振兴、非遗传承、支教促学等领域,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去服务更多的领域、更多的老人、小孩。下一步,我们也想着再去做一些老人的回访,今年已经正式启动了为56个民族的老人拍婚纱照,把民族元素也展现出来,让婚纱照更加有意义一些。”

原文链接:https://m.hannews.com.cn/article?id=179326&sign=5f6762eeb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8 15: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