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道德模范 | 这位高校教师志愿服务5500小时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23-12-22 14:37

湖北省教育厅 12月20日,武汉市文明委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颁奖仪式,为10名第九届武汉市道德模范颁奖。其中,教育系统三名教师获表彰,他们是: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辅导员余进文获评武汉市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

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美术教师甘云山获评武汉市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

武汉市黄陂区罗汉中学教师郑铭获评武汉市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

一起来看他们的先进事迹,为他们点赞———

余进文,男,1987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辅导员。

他坚持志愿服务14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长5500小时,组织志愿者活动200余次,引导千余名学生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他连续6年参与春运志愿服务,帮助万余名旅客踏上归途;他创建“爱心启航”团队,为百余名孤儿带去心灵慰藉;他创建“圆梦计划”团队,带领学生连续9年为全国43个城市356个社区(村)的2000多位老人免费补拍婚纱照6万余张。曾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荆楚楷模、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称号。



2011年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志愿者

 “今天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工作的认可,也是对我们学校教育成果的肯定。”接受采访时,余进文说,“我是2012年留校担任辅导员的,大学期间,除了学习专业知识,我积极参加了春运志愿服务、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志愿服务,并创办了‘爱心启航’服务团,我感谢学校教会了我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2012年,余进文毕业后留在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担任辅导员,从学生到辅导员,余进文的身份发生了转变,但不变的是他的那颗志愿心。他曾连续六个寒假都奔波在武汉的火车站服务旅客,六年春节中,家住江西上饶的他春节与父母团聚的日子不足20天。2013年,作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志愿服务领队的他带领1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每天早上6点乘坐巴士,历时1个半小时从江夏区赶到武昌火车站开展春运志愿服务活动。春运期间,他与学生共服务旅客达百万人次,拾到归还旅客丢失物品及财物累计50万余元。

“这就是我们的辅导员,一位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辅导员。年初的时候,他把我们都叫到他家,亲自做菜给我们吃。辅导员,您辛苦了,谢谢您!”学生李灵杰在跟着辅导员余进文做春运志愿者后,在微博上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在余进文的影响和带领下,千余名学生参与助老、乡村振兴、支教等志愿服务,足迹遍布全国60余地。尤其是“圆梦计划”团队,从2015年起,连续9年为全国13省43市356个社区和乡镇的2000多位老人免费补拍了婚纱照,圆了老人们的婚纱梦,弥补了他们年轻时的遗憾,共拍摄近6万余张照片,举办了6场摄影展,记录汇编了近1500位老人的“不老爱情”故事,文字素材超100万字。团队现有13支队伍,共有590名志愿者参与服务,总志愿服务超过100000个小时。


中央媒体关注报道“圆梦计划

14年时间,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余进文结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良师益友,在不同的岗位上,体验着不一样的志愿人生。“我已将志愿服务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中,志愿服务就是我的人生信仰!”回顾这14年的志愿路,余进文笑着说。

为了关注孤儿成长,他创建了“爱心启航”服务团,近一个月时间,15人辗转武汉、孝感、襄阳、十堰4个城市,暴风雨中奔走8个小时,类似于苦行僧的方式感动了4座城,定格下上百张孤儿纯真的笑脸,而为了让孩子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也可以足不出户支教一个月;2019年,作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培训导师,他说:“要准备好每一次的培训,让志愿者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更好地为军运会服务”;2015年在武汉园博会举办期间,余进文带领81名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每天早上5:30就出发,连续一个多月没休息,服务总时长8627.5小时。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由对志愿服务好奇到喜欢做志愿者,直到参加工作,还坚持做志愿者,他们说“志愿服务会上瘾”。

  “我要感谢母校的培养和老师的教诲,让我明白了责任和担当的重要。”对于此次获评武汉市道德模范,余进文感慨万千,他表示会将这份荣誉视为新的起点,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继续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为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直以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学生德育工作,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董骞,有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连滚带爬”的余涛宏,有携笔从戎、从新兵成长为特种兵的“长江学子”李龙……学校努力培养德才兼具的应用型人才,积极探索新时代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主动性,把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和个人成长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新型的实践育人共同体。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MDQwNTM4OA==&mid=2650400888&idx=1&sn=5fdfbca9005163664d216a9ed9f13c67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8 15:2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