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12月22日上午,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大思政课建设发展论坛活动。湖北省北斗高端制造业创新中心主任余峰,武汉市北斗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李文,江夏区人才集团副总经理邹志刚,武汉大学教授、教学名师赵江南,学校校领导高芸教授,党委副书记、校长助理兼学工处处长唐军国,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胡晶晶出席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阎占定,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青马班学员,求是青年宣讲队队员,各学院学生代表参加此次活动。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莉主持。
活动伊始,现场师生一同观看了两段思政课系列活动短视频。
高芸致辞。她表示,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一字之别,体现了办好思政课的理念。我校党委根据文件精神,坚持办好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场馆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之间建立有效连接,通过构建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的一体化教学,融通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多维教学时空,形成理论讲授与经典著作阅读、爱国主义演讲、各色场馆、沉浸式教学、开展实地调研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她认为,学校应持续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并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要加强思想政治课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全面加强教学能力建设,以小话题讲好大理论,以小故事讲活大道理,以小视角讲透大主题;第二,要加强守正创新与系统观念的辩证统一,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挖掘社会力量与资源建设思政大课堂,推动学校大思政课建设再上新台阶;第三,要加强经验总结与特色挖掘的迭代升级,系统性、连续性、前瞻性思考谋划每一次活动。最后,她预祝马克思主义学院“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大思政课建设发展论坛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唐军国为大思政课特聘教师余峰、邹志刚颁发聘书。
随后,余峰和胡晶晶共同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在湖北省北斗高端制造创新中心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
与会领导上台合影。
余峰以“北斗,我们的北斗”为题作专题讲座。他向大家讲解了北斗卫星导航技术PNT体系及地理信息时空信息化的目标方向、智慧建设的路径等问题。他认为,国家安全至上,发展自主可控的北斗及其相关产业成为必由之路,要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随后,他介绍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及应用,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展示了我国北斗卫星的三层低轨卫星构建示意图,用视频向大家说明导航的精确定位性在国防建设中的应用。他表示,要坚持发扬“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并阐述了北斗的发展计划、系统组成、发展目标及发展历程。他强调,要以芯驱动搭建北斗时空基准,推动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瞄准大众服务的需求,提供高精度LBS服务。卫星导航应用仅受人类想象力的限制,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赵江南以“宇宙新概念——身边的天文学”为题作专题讲座。他首先讲解了“什么是天文学,什么是宇宙探测”的问题,并详细介绍了为天文学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接着,他从当今天文学的热点问题出发,简单解释了中微子、黑洞、引力波等问题,并介绍了中国天文学近况和我国几种大型望远镜的功能及运用。赵江南认为,天文学还面临诸多挑战,而这些,将交给新时代的青年去解答。最后,现场进行提问环节,“未来可以实现穿越吗?”“平行时空是否存在?”赵江南对此一一解答,并感谢学生们的热情提问。
此次活动旨在落实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方案,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题同向同行,引领学生善用“大思政课”,推动新时代“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至此,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大思政课建设发展论坛活动圆满结束。
原文链接:https://share.gmw.cn/difang/hb/2023-12/27/content_370559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