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国际博物馆日 |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成功举办5·18系列活动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24-05-20 13:36

听抗战讲座,寻历史足迹,追道德模范,讲友人故事,看红色展览……在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这一主题,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以“讲”开局、以“行”促知、以“星”造势、以“谈”会友、以“展”为媒,以旅彰文,开展了导向明确、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系列活动,大力营造了“红”动江城的浓厚社会氛围。

“讲”开局,用专业解读历史


一个名字蕴含一段历史,一则故事彰显一种精神,一份信仰塑造一座丰碑。为缅怀在中国抗日战争中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深挖人物背后的故事和历史细节,弘扬新时代下的国际主义精神,5月14日,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在馆二楼多功能厅举行《抗日战争中的国际友人》主题讲座。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罗重一、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馆长周静、副馆长周强、馆职工代表、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及武汉文史爱好者30余人参加讲座。

“行”促知,用脚步丈量城市


铭记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5月17日,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联合武汉六所中小学开展“红色江城任我行——武汉抗战遗址City Walk”第三期活动。来自鄱阳街小学、一元路小学、沈阳路小学、长春街小学、武汉第二中学、武汉六中上智中学六所学校的60多名师生在武汉八办纪念馆工作人员带领下,一起实地走访武汉六个红色文化地标,触摸历史记忆,感受红色力量。

上午9时,活动正式启动。研学路径以史沫特莱旧居(鲁兹故居)为起点,途径吉庆街、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历史陈列馆、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最后达到宋庆龄汉口旧居纪念馆。小小讲解员讲述历史建筑与国际友人的故事、社教老师介绍英文《楚报》的前世今生、全体演唱《保卫大武汉》、沉浸式漫步街头博物馆……这支身穿红马甲的队伍,行走成了武汉街头一道最靓丽的红色风景线。

这是一次寻访历史的探索之思,是一场穿越时光的文化之旅,更是一趟涤荡灵魂的研学之行。该活动已成功举办三期,今后仍将持续推出,通过探访武汉市内多家抗战遗址遗迹,让青少年们深入了解武汉抗战历史文化,感受红色历史的厚重与魅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星”造势,用模范弘扬风尚


为深入宣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倡导文明和谐社会风尚,在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指导下,极目新闻和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联合开展“追寻身边的星——湖北青少年与道德模范的对话”主题宣传活动,打造了一堂别样的“红色思政课”。5月17日下午,活动在武汉八办纪念馆二楼多功能厅举行,来自武汉文理学院、武汉工程技术学院的三十余名大学生到场追“星”,与武汉道德模范余进文展开了一场面对面交流。

活动开始前,同学们走进位于纪念馆一楼《大武汉1938》展厅内,通过近距离观展和讲解员的详细解说,了解了抗日战争期间,为了驱逐日寇,保家卫国,革命先辈们如何不畏生死,身先士卒的感人事迹。同学们纷纷表示,革命先辈既是旧时代的先锋,也是新时期的楷模,值得每个人铭记和学习!

活动中,武汉市道德模范余进文分享了他从事志愿服务14年的心路历程,并着重介绍了2015年成立的“圆梦计划”团队。该团队是一支师生自发组织的公益实践团队,旨在为全国各地的老人免费补拍婚纱照。9年,13个省,43个城市,356个社区,2000多位老人,6万多张照片,100万余字素材,该团队用一串串数字践行了他们敬老爱老的志愿初衷,为600多对老年夫妇圆了婚纱梦,也为“Z 时代”的青少年树立了新时代的道德榜样。

“谈”会友,用故事分享感悟

为深入讲好国际友人的武汉抗战故事,充分利用民间史料,发挥好口述历史的优势,弘扬大爱无疆、大义无垠的国际主义精神,5月18日,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在馆二楼复原房间开展线上直播,举办“回望烽烟岁月 致敬守望相助——武汉抗战中的国际友人”故事分享会。

上午9时30分,湖北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刘炜,抗战亲历者后裔曾宪德、陈德,武汉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室主任王钢,人文爱好者袁厚翔,文物藏家周啟壮,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馆长周静,湖北大学巴西籍留学生李追龙做客直播间,围绕“抗战中的国际友人”这一话题展开访谈,直播吸引了近10万人次观看。

直播间里,八位嘉宾围绕抗战中的国际友人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阐述发言。活动现场,有的嘉宾还带来了自己精心收藏的历史照片及文献资料,一个个视死如归的抗战英雄、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家国故事、一件件陈旧泛黄的照片资料,无不在传递着伟大的抗战精神,把广大网友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馆长周静依托八办旧址,深入讲述了1938年中共中央长江局国际宣传委员会在武汉联络国际友人,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光辉历史。被华春莹称为“武汉一百三十万分之一大学生”的巴西籍留学生李追龙,以当代国际友人的身份分享了他在武汉的学习和生活经历……

“展”为媒,用讲解传递信仰

为打造“行走的红色展览”,打通红色宣讲的“最后一公里”,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精心组织了两场巡展并上线云展览,以实现观众与红色文化“零”距离交流,提升红色文化辐射力影响力。

5月16日下午,《为了正义与和平——武汉抗战中的国际友人特展》走进武汉天地总部经济集聚区。

来自集聚区的党团员、武汉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外大学生及街道相关工作人员等30多人到场,一起观看《烽火1938——武汉抗战》视频并在八办纪念馆讲解员带领下参观展览,最后将一只只和平鸽折纸粘贴在主题展板上,表达了对武汉抗战期间国际友人的深深敬意和对当前世界和平的祈福。

为进一步满足观众“一站式”观展需求,武汉八办纪念馆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当天,在馆微信、官网正式上线《为了正义与和平——武汉抗战中的国际友人特展》云展览,让观众能“足不出户”看红展,也实现了阵地红展、流动巡展和线上云展联动展出。

5月18日上午,《为抗战吹响号角——中国共产党与抗战文化》展览走进解放公园。该展览通过近40块版面、10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分三个部分全景再现了抗日战争期间,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文为矛,以笔为枪,通过绘画、歌咏、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鼓舞士气,宣传抗战,为赢得抗日战争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历史贡献的史实。

以旅彰文,借“游径”融合文旅


此外,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还携手全国多家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于5月18日联合发布《全国八路军办事处红色文物主题游径武汉共识》。该共识旨在以推进深度文旅融合、阐释八路军办事处价值为基础,以特定主题为主线,打造一条铭记历史、薪火相传的八路军办事处红色文物主题游径,充分发挥红色文物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个主题,八场活动;一颗初心,多样诠释;一座“老”馆,多彩新颜。作为武汉市唯一一家市直抗战遗址类专题纪念馆,武汉八办纪念馆始终牢记时代使命,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始终不忘“教育研究”。注重从“新”出发,做到向“新”而行,充分发挥红色场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八办纪念馆一直在努力!

原文链接:https://hs.china.com.cn/zixun/147745.html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8 15:26:26